安全那把“保护伞”
  作者:胡国英  时间:2024-11-21  点击量:   
【字体:

在工程建设的战场上,安全犹如一把为所有建设者遮风挡雨的“保护伞”,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渝昆一工区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严峻性与重要性,近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穿透式管理活动,全力为工区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精准聚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工区经理张涛常常说:“安全管理,教育先行。”渝昆一工区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量身定制了详尽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从一线施工人员到项目管理人员,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与其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安全课程中。

 对于施工人员,重点聚焦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让他们深刻明白每一个操作步骤背后关乎的是自己和工友的生命安全。而对于管理人员,则侧重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入解读、风险预判与应对策略等内容,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精准把控安全大局,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些针对性极强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如同一股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进每一位工区人员的心田,让安全意识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

全面排查,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隐患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整个工区的安宁。为了将这些隐患一一揪出,渝昆一工区项目经理带头展开了全面且细致的安全排查工作。

 排查小组由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组成,他们带着专业的检测设备,深入到工区的每一个角落。从高耸的塔吊到埋入地下的基础工程,从临时搭建的工棚到错综复杂的电气线路,无一遗漏。

 在排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划分等级。对于能够当场整改的小问题,要求相关责任人当场解决;对于较为复杂、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来整改的隐患,则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以及整改措施,确保每一个隐患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不让任何一处安全漏洞成为事故发生的“突破口”。

创新管理,强化安全监督考核

 为了让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渝昆一工区结合西昆公司要求在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引入了安全穿透式监督考核机制。

 这一机制打破了传统监督考核的局限性,不再仅仅关注最终的安全结果,而是将目光贯穿到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中。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现场巡查、不定期抽查等多种方式,对工区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状况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监督。

 同时,结合西昆公司管理理念及公司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了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及360安全考核制度,将安全指标与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对于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丰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忽视安全规定、存在违规操作行为的人员,则进行严肃的处罚。这种赏罚分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工区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安全工作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为每一个人自觉追求的目标。

多方联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些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全体工区人员乃至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渝昆一工区深知这一点,因此积极开展多方联动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一方面,加强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最新的安全政策法规,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和宣传活动。另一方面,与周边社区居民保持良好的互动,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争取居民对工区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工区内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标语征集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工区人员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安全理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通过这一系列安全穿透式管理活动的开展,渝昆一工区就如同在风雨中撑起了一把坚实无比的“保护伞”,将安全隐患拒之门外,为工区的参建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有序的工作环境。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征程中,渝昆一工区将继续紧握这把“保护伞”,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向着工程顺利竣工的目标稳步迈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